广州天使儿童医院

电话:020-81300922

孤独症的八个特征 丨家长该怎么干预

来源:广州天使儿童医院

时间:2025-04-12

我要分享:

孤独症,也称为自闭症,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,通常在儿童早期就会显现出症状。了解孤独症的特征,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。以下是孤独症孩子常见的八个特征,家长若发现孩子有相关表现,应及时带孩子进行专业的检查,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。

 
孤独症的特征
孤独症的特征
 
特征一、社交互动障碍:他们往往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眼神接触,在与他人交流时,很少主动发起对话,对他人的呼唤也常常没有反应。
 
特征二、语言沟通困难:许多孤独症孩子在两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,或者语言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人。即使开始说话,也可能存在语言表达不清、语法错误、重复语言等问题。
 
特征三、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:孤独症孩子通常对某些特定的物品或活动表现出异常强烈的兴趣,而对其他事物则漠不关心。同时,他们还会表现出刻板的行为模式,如每天坚持走同一条路线、按照固定的顺序摆放物品、反复做同一个动作等。一旦这些习惯被打破,他们可能会变得非常焦虑和不安。
 
特征四、感知觉异常:有些孩子对声音特别敏感,可能会对一些普通的声音产生过度反应,如捂住耳朵、哭闹不止;而有些孩子则对声音不敏感,需要很大的声音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。在视觉方面,他们可能会对某些颜色或光线有特殊的偏好或厌恶。此外,他们对疼痛、温度等感觉的反应也可能与常人不同,比如对轻微的疼痛没有感觉,而对轻微的触碰却反应强烈。
 
特征五、缺乏情感表达:孤独症孩子可能不会像正常孩子那样通过面部表情、肢体语言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,对他人的情感也缺乏理解和回应。当家人感到高兴或悲伤时,他们可能不会有任何反应,仿佛置身事外。同时,他们也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,对父母的拥抱、亲吻等亲密行为可能表现出抗拒或冷漠。
 
特征六、智力发展不均衡:在某些方面可能表现出惊人的天赋,如音乐、绘画、数学等,被称为“天才型孤独症”;但在其他方面,如语言、社交、生活自理等方面则存在明显的缺陷。而有些孩子则整体智力水平较低,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差。
 
特征七、睡眠问题:他们可能会在夜间频繁醒来,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,导致白天精神不振、注意力不集中。睡眠问题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,还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行为和情绪问题。
 
特征八、自我刺激行为:如反复摇晃身体、拍手、踮脚尖走路等。这些行为可能是他们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、不安或寻求感官刺激而产生的。自我刺激行为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,还可能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。
 
孩子孤独症,家长该怎么干预?
 
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存在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,不要惊慌失措,但也不要掉以轻心。应及时带孩子前往正规医院的儿科、儿童神经内科或儿童精神心理科进行专业的检查。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、行为观察、心理评估等方法来诊断孩子是否患有孤独症。
 
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,儿童疾病自测,帮您及时了解宝宝情况

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
共同努力!